
可能很多人眼中浮現的是傷殘的退伍軍人。哈金這部小說,寫的則是韓戰時被俘的近三萬中國人民志願軍。誠然,經過戰爭碾軋的這群人,很多都有身體殘缺。但作者更深入描寫戰俘營的孤絕環境,不同黨派的池塘鬥爭,以及身處夾縫的個人求生之道。
主人翁便是典型的夾縫人物。黃埔軍校學生,沒畢業就被共黨接管,由國軍搖籃進入共軍成為幹部,旋即奉派過鴨綠江參加韓戰。幾番激鬥後,在一場大潰敗中被俘。他的信仰並不堅定,也從沒有機會入共產黨,但憑著英文專長,以翻譯身份和看守美軍交涉,從而見證書中所述的大小事件。
柏老的中國人史綱,是我中學時代的最愛。比諸二十五史,真正順口潤喉易消化得多了。只不過答題的時候倘若不長眼,沒事填個老師沒聽過的帝王小名兒,少不得被臭一頓。